打开适老化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2023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6月2日)
发布日期:23/06/06 11:16:30 作者:林草局 点击数: 来源:甘南州人民政府网站

6月2日下午,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五十八,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蔡春龙为大家介绍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尤文平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甘南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年,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省“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在我州举办,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主场我们将全面展示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甘南的对外形象。近年来,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担起“上游责任”,主动扛起“上游使命”,抢占生态文明制高点、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通过“环境革命”,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在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新征程中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甘南经验”,全面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成功打造了“闻名全省、叫响全国”的靓丽品牌,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五十八,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蔡春龙。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甘肃日报、省广电总台、甘肃经济日报、甘南日报、甘南广播电视台、中国甘南网、合作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先生介绍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介绍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史程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4.57%,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7%,是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更涵养了源源不断的生态潜力和绿色富矿,厚植了生生不息的生态信仰和人文底蕴。近年来,甘南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动员组织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宗教界代表人士和教育界广大师生,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按照“五线同心、合力共振”的要求,坚决彻底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顽疾宣战,推动形成了“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的工作格局,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成功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金字招牌,全州文化旅游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持续实现“井喷式”增长,甘南州荣获“2019年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和“最美中国•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称号,迭部县、合作市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荣誉称号,合作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卓尼县被评为“2020中国最美县城”,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2111个,尕秀、谢协等16个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道德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甘南州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州之本,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调整充实了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等7个议事协调机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性文件26个,中长期规划、方案19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地方性法规7部,从制度、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保障。州委、州政府立足生态地位、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在全域范围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环境革命”。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从推动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从努力打造“五无甘南”到创建“十有家园”,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全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全州各类水体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全州保持无农牧村黑臭水体。土壤环境安全可控。这片雪域高原的颜色越来越纯净,环境越来越美丽,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加纯净靓丽。甘南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着力实施了玛曲黄河水源涵养区和碌曲尕海、黄河首曲湿地等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50.05亿元,获中央奖补资金20亿元。是迄今为止我州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最多的单体项目。项目涵盖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价系统7大重点建设内容,实施区域面积288.50万公顷,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13.39万公顷。全州累计完成国土绿化9万亩,修复湿地41.3万亩,治理退化草原68万亩,黄河径流量较十年前增加18.7%,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州委、州政府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标定的新方位、赋予的新使命、带来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坚持护山、保水、扩林、调田、治湖、植草、固沙并重,全面提升甘南境内黄河干流、洮河和大夏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切实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充分彰显生态报国的甘南担当。目前,甘南黄河上游草地退化和沙化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生态更趋良好,水土保持能力持续增强,水源涵养及调蓄功能持续提升,对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州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打造“全域无污染”为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向全社会发布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既表明了甘南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也展现了这些年持之以恒努力所带来的成效。在此,借六·五环境日的机会,我诚挚期盼社会各界的朋友们,与我们一起,共同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清、空气长新的美丽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镇。

谢谢!主持人:感谢史局长的介绍。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甘肃日报记者提问

记者:主持人好,我是甘肃日报记者。请问近年来,甘南州对“全域无垃圾”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效?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五十八先生回答。

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五十八回答记者提问

五十八:首先,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州“全域无垃圾”工作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高位推进,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关于打造“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新甘南名片的实施方案》,作出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决策部署,州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构建常态化治理工作格局。二是突出重点,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城乡环境、背街小巷、门头牌匾、电力电缆、景区景点、交通环境大整治和拆违治乱、植绿添景专项行动,将全域无垃圾治理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相结合,与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统筹协调、聚力联动,推动城乡环境大整治、道路水域大清理、生态环境大改善。三是严格督查,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名、一月一曝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试行)》和红黑榜排名机制,挂牌督办、全程跟踪、对账销号、定期通报,通过“清单式”管理有效解决各类环境整治突出问题。四是强化保障,全州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64亿元,配备垃圾清运车3464台,设置垃圾收集点11315个、环卫工作站217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2座、垃圾中转站33座,全州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牧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到65%以上。八年来,通过全州上下广大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主要成效有:一是甘南州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的预期目标,成功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金字招牌。二是革新了甘南的整体形象和气质内涵,甘南州荣获“2019年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和“最美中国•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称号,合作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卓尼县被评为“2020中国最美县城”。三是全州群众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显著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谢谢大家!主持人:

感谢五局长的解答。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记者:主持人好,我是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请问,近年来,甘南州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蔡春龙先生回答。

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蔡春龙回答记者提问

蔡春龙: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1年至2022年,落实中央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102个。2023年度,全州计划总资金17.2亿元,已到位中央资金7亿元,部分县市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县市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各项建设任务正在加快推进当中,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扛牢“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意识”,把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州四大班子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任务落实。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率先垂范,先后20余次深入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工作推进会议、调度协调会议9次,听取专题汇报5次,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实行州级统筹、县市包抓工作机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为加强规范管理,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根据《中共甘南州委办公室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时成立了州政府分管副州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州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水务局、州林草局、州应急管理局、州审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项目监管组、资金监管组、安全监管组,负责项目推进、实施计划、资金和绩效、安全生产等工作。制定“山水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工作规程、考勤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印发实施《“山水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山水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山水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周报月调、常态化督导,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制定技术指南,规范管理项目。为有效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项目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工期、资金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州政府聘任29名同志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智库专家,聘用期为5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咨询、评估、论证等方面的服务。依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指南》,明确适用范围、验收方法、验收条件和分类项目验收的技术要求,提高了项目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为加强和规范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验收,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重要遵循。为进一步“山水工程”经得起各种考验,2023年2月11-15日,邀请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对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资料归档、地方配套资金使用范围进行了现场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路、灌输了新理念,进一步认识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四)科学精准施策,系统治理有效。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对重度沙化草原采取“机械沙障固沙+植灌+人工种草+封育”模式,对中度沙化草原采取“封育+人工补播(补植)”模式,对轻度沙化草原采取禁牧封育模式,对潜在沙化草原采取轮封轮牧模式,分区域、分阶段梯次推进修复治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做到沙化治理全覆盖、植灌播绿无盲点。积极开发应用生态造林模型和相关配套技术,规模化发展甘南黄河上游“一干两支”沿岸生态脆弱区防护林,提高林地蓄水保土能力及防护效应。充分运用信息、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建设草原、森林、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信息采集、存储、分析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谢谢!主持人:感谢蔡队长的解答,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中国甘南网记者提问

记者:主持人好,我是中国甘南网记者。请问甘南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那些特色和亮点?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先生回答。

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程顺回答记者提问

史程顺:我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特色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动力,直奔调研主题,紧扣问题,采取现场勘查、走访问询、召开会议、资料抽检、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各县市、先后走访西成铁路、兰合铁路、卓合高速等重点建设项目现场,七县一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供热厂等企业,以及部分招商引资、民生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一线,聚焦全州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主动担当作为。2.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甘南州生态环境评估中心,配备了6名事业编制技术人员。制定了《甘南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21年本)》。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划定和发布实施,严格执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管理,对清单内登记表类项目实行环评豁免,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行业开展“告知承诺制”。将行政审批事项和涉及第三方机构的事项全部纳入到政务大厅办理。加大数据资源共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3.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推动建立政府部门间、跨区域间协查、联查和信息共享机制。扎实开展“一企一策”执法专项检查,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不断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坚持移动执法系统运用,创新执法监管模式,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入企”活动。4.优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按照“三减一降一提高”工作原则,依据部门职责认领了26项政务服务事项,理清了州生态环境局权责清单,加大环评审批事项下放力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常态化。开通了“绿色通道”帮扶指导企业促发展,压减环评审批时间。实行环评审批容缺受理。规范了行政审批流程,明确办理条件、材料、时限,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提高便利度等制度,加快办理进程,提高办事效率。5.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黄河干流在甘南境内流经433公里,补给黄河源区58.7%的径流量,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蓄水池”。去年以来,甘南举全州之力,组织10万余人全面开展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程,共实施项目185个,总投资32.6亿元,被选为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践样板案列。6.全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97.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值为3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值为19微克/立方米。7.全州8县市城区已建成运行的9座污水处理厂,5座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新增改造污水管网22.6公里,合作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95%,其他七县平均91.5%,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排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623个,完成整治609个。全州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平均水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3个地级和1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8.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将土壤污染调查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协同管理,强化“一库一场一区”地下水环境监管,防范傍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完成10个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督促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污水治理设施开展自行监测,截止2022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26.4%,全州保持无农牧村黑臭水体。我在此预祝在我州举办的甘肃省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的回答完毕,谢谢!主持人:感谢史局长的解答。各位媒体朋友,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会后可以做进一步沟通交流。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记者朋友们的关心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条:关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办法(修订)》的说明
下一条: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关于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的通知